*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精准剂量避过量,儿童退热更安全!
引文
布洛芬是儿科解热镇痛的基石药物之一,其安全性广受认可。然而,临床实践中,隐性过量以及与含相同成分复方感冒药联用带来的风险常被忽视,可能能导致严重的肝损害、肾损害或严重的心脏毒性[1-3]。本文将结合《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的合理用药专家共识》[4],剖析风险来源规避策略,为临床安全用药敲响警钟。
“隐性过量”是指在未察觉或未充分评估总摄入量的情况下,累积摄入剂量超过安全范围。这并非直接等同于中毒,但会显著提升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且因其“隐蔽性”易被忽视。
隐形过量原因剖析
未按体重精确计算剂量,仅凭年龄给药:这是最常见的错误。由于儿童生长发育阶段不同,药物的吸收代谢有所差异,所以需要根据年龄、体质量调整剂量。当年龄和体质量的推荐剂量出现矛盾时,优先按照体质量计算给药剂量[5]。
忽视药物浓度差异:不同厂家、药物剂型(混悬液、滴剂、片剂)、规格(如混悬液有100ml:2g、60ml:1.2g)浓度差异大,用法用量有所差别,未仔细核对导致剂量错误。
自行增加用药频次或单次剂量:家长因焦虑孩子发热不退,擅自缩短间隔或加大剂量。
误用成人剂型或剂量:将成人片剂分割或使用成人剂量给儿童服用,远超儿童安全范围,风险极高。
联用复方感冒药:这是导致“隐性过量”的最隐蔽且最危险的原因。许多常用复方感冒药、中西药复方制剂中隐藏着解热镇痛成分(主要是对乙酰氨基酚,少数含布洛芬)。当医生或家长在开具/服用这些复方制剂的同时,再给予单方布洛芬退热,有重复用药,甚至药物过量中毒的风险[5]。凡是药品的通用名中含有“氨酚”“氨”“酚”的复方感冒药,都可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比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复方氨酚愈敏口服溶液”“酚麻美敏混悬液”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除了如“氨酚伪麻美芬”这类名字中就能看出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还有一类隐藏着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如维C银翘片/颗粒/胶囊/软胶囊,精制银翘解毒片/胶囊,感冒清胶囊/片,感冒灵胶囊/片,复方感冒灵片/颗粒,金感胶囊,999感冒灵颗粒,新复方大青叶片等均含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均属于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起到退热的效果,虽然有文献报道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布洛芬降低体温较单用其中任一药物效果要好,但其临床意义尚不明确,不能提高患儿的舒适程度(发热管理的核心目标)[6-7];且关于联合或交替使用退热剂治疗安全性的研究较少,有可能造成肝、肾损伤[8]。此外,两药联合或交替使用有可能导致剂量错误或混淆给药间隔时间,导致药物过量或中毒,交替使用退热药还会加强患儿的发热恐惧[9]。因此,各国儿童退热药使用指南均不推荐两药联合或交替用于退热治疗[10-11]。
临床处方与用药建议
处方/医嘱前务必询问用药史,患儿是否正在服用其他药物(尤其是感冒药、止痛药);仔细核对成分: 开具复方感冒药前,必须逐项审查其所有组分,凡含“氨酚”、“氨”、“酚”字样或明确含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的,禁止与单方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同时用于退热;警惕“中药”陷阱: 熟悉常见含西药成分的中西药复方感冒药(如维C银翘片、精制银翘解毒片、感冒灵等),避免其与单方退热药联用;明确告知家长:用通俗语言向家长解释复方药中的“隐形”退热成分及其联用危险,严禁自行加用其他“退烧药”或“感冒药”。
加强患者/家长教育:强调阅读说明书,特别是成分表和剂量部分。使用专用量具:避免用家用汤匙。记录用药:记录每次用药时间、药名、剂量。识别风险症状:出现持续呕吐、腹痛、异常嗜睡、精神萎靡、尿量显著减少等,需立即就医。发热处理核心:退热目标是改善舒适度,而非追求体温绝对正常。保证水分摄入至关重要。
结语
布洛芬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地位重要,但其安全性高度依赖于严谨的剂量控制和避免不当联用。“隐性过量”,尤其是因忽略体重计算和与含解热镇痛药的复方感冒药联用,是潜伏在常规治疗中的重大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唯有将“安全第一”的原则贯穿于处方、调配和用药指导的每一个环节,才能确保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真正成为守护儿童健康的有效工具,而非引爆健康危机的“隐形炸弹”。
参考文献:
[1]Moffett BS , Gutierrez K , Davis K ,et al. Antipyretic efficacy of acetaminophen and ibuprofen in critically ill pediatric patients[J].Pediatr Crit Care Med, 2019,20(8):e386-393.
[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物警戒快讯2015年第10期[EB/OL].(2015-10-10)[2022-03-10].
[3]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物警戒快讯2015年第6期[EB/OL].(2015-06-01)[2022-03-10].
[4]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儿科呼吸工作委员会,等. 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的合理用药专家共识[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0,35(03):161-169.
[5]刘小会,季兴,胡利华,等. 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处方审核建议[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2,37(09):653-659.
[6]Wong T , Stang AS , Ganshorn H ,et al. Combined and alternating para-cetamol and ibuprofen therapy for febrile children[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3,2013(10):CD009572.
[7]Kramer LC , Richards PA , Thompson AM ,et al. Alternating antipyre-tics:antipyretic efficacy of acetaminophen versus acetaminophen alternated with ibuprofen in children[J].Clin Pediatr (Phila), 2008,47(9):907-911.
[8]Zaffanello M , Brugnara M , Angeli S ,et al. Acute non-oliguric kidney failure and cholestatic hepatitis induced by ibuprofen and acetaminophen:a case report[J].Acta Paediatr, 2009,98(5):903-905.
[9]Paul SP , Kini PK , Tibrewal SR ,et al. Nice guideline review:fever in under 5s:assessment and initial management (NG143)[J].Arch Dis Child Educ Pract Ed, 2021,(2021-07-09) [2022-03-10].
[10]罗双红,舒敏,温杨,等.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标准版)[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6,11(2):81-96.
[11]Chiappini E , Bortone B , Galli L ,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symptomatic management of fever in children: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quality appraisal with AGREE II[J].BMJ Open, 2017,7(7):e015404.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医学界儿科领域交流群正式开放!
加入我们吧!
驰盈配资-驰盈配资官网-配资实力证券配资门户-最新配资平台导航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